《借书,情分便这么结下了》——付小雨

发布日期:2021-09-02
【字体:打印

  第一次知道阿生的时候,朋友用了一大串词汇大肆赞赏:年轻有为,有才华,人品赞,事业有成的导演。可我所有的判断都在对“导演”的偏见里戛然而止,也全然不再去理会那些自带光环的标签。

  但阿生还是发来了添加好友的信息,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“今天是我的shooting day。”然后我敷衍的地回复了“好”,然后就再也没有过联系。

  我总以为这样的偏见会让我和阿生从此别过,如同一场旅途中没有回眸的擦肩而过一样,不了了之。没想到的是,一个月后,我和阿生竟然因为喜欢同一本书而重新联系上了。我们从书聊到了他的工作,聊到了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和爱好。而我对他那些关于导演的“偏见”也渐渐减退了许多。他自称是影视农民工,而我逐渐了解到的他,是一个很优秀的人,独立又有原则,十分有趣,有自己热爱的事业,追求自由,珍惜当下。

 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在电影院。他很高,穿着格子衬衣和宽松的牛仔裤,一头蓬松乌黑的头发,棱角分明的五官,恰好是我一眼便看进心里的样子。电影在凌晨结束后,我们丝毫没有困意,有着聊不完的话题,于是便在凌晨的夜色里,像是打了鸡血一样,走了四五个小时。我们一前一后,我踩在他身后被月色拉出的长长的背影里,满心欢喜,也许只有那晚吹过我脸颊的风才懂得一个少女的心思。后来把我送回家的阿生,站在我家楼下,和我挥手说着再见。而我把所有的喜欢都不动声色地藏在一声淡淡的“再见”里,我看着他转身离开时,心里有些空荡荡的。而后阿生便发来信息,“你借我的书,下周见面的时候还你。”

  于是关于见面,便是借书还书的那一天。也便应了钱钟书先生在《围城》里的那句话“吃饭和借书,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,一借一还,一请一去,情分就这么结下了。”每周他从我这里借走一本书时,就会约定好下周还书的时间。还书时,阿生便会带我去吃饭,后来会带我去livehouse看后摇现场,会带我去买书,再后来他带我去他的工作室参观,我看到了他的工作排班表,很好奇地指着周末,问他:“你们拍摄的日子不是这几天吗,怎么突然有了周末?”他说:“因为有了你,所以我有了周末。”

  再后来的有一天,我窝在沙发里看他买给我的书,他突然问我,你的家在哪,当我认认真真准备回答他时,他说:“你的家在粤垦路,因为这里有我。”(付小雨)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七局微信

七局交通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中建七局交通公司纪委监督举报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